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大家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时,都会很无奈。特别在尝试过各种方法之后,欠款人依旧死不还债,让出借人感到很焦虑。
对于这些欠债不还的人,我们通常称为老赖。有一些出借人会直接把老赖告上法庭,但是更多的时候,老赖依然拖延还债的时间,让出借人无可奈何。
那么对于这样的难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化解呢?有没有一些可以治理老赖的方法呢?
1 社会上的老赖现状 其实在法律上,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债务人。而这类债务人通常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但是却拒绝偿还债务。此外,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老赖已经不再单指一类社会群体,更是一种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现象。 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大家对待老赖还是深恶痛疾的。特别是有一些出借人直接找催债公司去催债。但是这些催债公司在法律上还没有得到肯定,甚至有些催债公司采取违法的手段进行催债。这种方式不但帮不了出借人,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让出借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合理合法的要债方式才是我们要提倡的。
2 请法院帮助要回欠款 1、申请支付令
在债务关系中,我们通常把出借人称为债权人。债权人就有权利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债权人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1)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2)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3)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那么债权人就可以请法院帮忙要回欠款了。不过由于这三个条件过于苛刻,通常情况下,能够申请下支付令的人还是少数。所以更多的债权人选择了向法院诉讼来要回自己的钱款。
2、通过诉讼强制执行
但是很多时候,法院在判决以后的执行过程会存在很多问题,最后导致要债过程十分缓慢。这个时候,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执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查封、扣押被执行人(债务人)的财产。这里面有几点需要注意就是:尽量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以防债务人在执行前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2) 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法院在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如果被执行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按照规定偿还欠款,法院可以将其查封、扣押财产进行拍卖、变卖,用拍卖、变卖的资金清偿债务。
(3) 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法院在判决之后有权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进行查询、冻结,此时银行必须进行协助。
(4) 强制管理被执行人财产。根据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可以由申请执行的人管理,也可以由法院指令第三人管理。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对待老赖的问题上,总是会出现很多执行难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能单靠法院的力量去解决了,还得靠各个部门、公民、法院相互配合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而且,与此同时,法院也需要加大执行力度,给“老赖”施加压力,还要推进司法网拍的执行,更好的实现财产变现问题,让债权人更快地拿回自己的钱款。
所以,在处理老赖问题上,法院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部门的配合。只有社会上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更加完善我们的执法措施,更加快速地解决老赖问题。
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限制老赖的措施,总结如下: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退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退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11、执行被执行人养老金; 12、任职资格限制; 13、限制如下高消费: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14、限制支付宝,芝麻信用等网络支付工具和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