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账法律咨询
主页 > 要账技巧 >
北京收账公司;长期公开从事民间借贷是否构成犯法
2025-08-01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一、长期公开从事民间借贷是否构成犯法


长期公开从事民间借贷不一定构成犯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满足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不构成违法。合法的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双方自愿达成借贷协议,利息在合理范围内,不涉及欺诈、胁迫等情形,这种借贷关系受法律认可。


但存在一些情况会导致违法甚至犯罪:一是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二是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超过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若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高息贷款,还可能触犯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罪名。三是如果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实施非法集资等行为,会构成非法集资类犯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二、怎样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


依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第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比如,个人从银行贷款后,再以更高利息转借给他人,此类合同无效。


第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像企业集资后转贷给其他个人,这种民间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若个人无放贷资质,频繁向不特定多人放贷营利,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第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例如,明知借款人借钱用于赌博还出借,合同无效。


第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若借贷合同内容违反相关法规强制性要求,合同无效。


第六,违背公序良俗。如因不正当关系产生的“分手费”借贷合同,有违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


三、在网上贷钱然后被网络诈骗了怎么办


若在网上贷款时遭遇网络诈骗,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立即停止操作。停止与诈骗方的一切联系,防止个人信息进一步泄露,避免遭受更多诈骗手段侵害,也防止继续向诈骗分子转账或提供资金。


第二,收集证据。保留与诈骗相关的所有证据,如聊天记录,其中可能包含诈骗分子的诈骗话术、承诺等关键信息;转账记录,它能明确资金流向和金额;贷款合同,若有签订,可能显示诈骗的相关条款;网页截图,可记录诈骗网站的页面内容。这些证据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第三,尽快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详细、准确地陈述整个诈骗过程,包括贷款的具体情况、与诈骗分子的沟通细节、资金损失情况等。警方会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争取追回损失。


第四,联系贷款机构。及时告知贷款机构自己遭遇诈骗的情况,提供警方的相关证明材料,与贷款机构协商解决方案,避免因诈骗导致的不良贷款记录影响个人信用。